234 天
将每一个课题都做成有效的真实研究,让每一个研究都能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这是新课标背景下教育科研的导向与要求,也是顺庆区黄茂君名师工作室的初心与使命,更是顺庆美术教师拔节成长的动力与源头。
在课题的指引下,南充市五星小学南门坝分校充分发挥美术工作坊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堂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2023年3月28日上午,省级课题《利用艺术工作坊促进区域中小学美育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成果推广活动来到了南充市五星小学南门坝分校举行。顺庆区黄茂君美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区美术教研员黄茂君老师携顺庆区全体美术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五星小学南门坝分校罗向红校长、江春燕副校长、杨柳燕园长以及区兼职教研员刘飞鸿老师出席会议,会议由顺庆区涪江路小学副校长,兼职教研员蔡秀老师主持。黄茂君老师在开场发言中表示:石膏工作坊在课题的指导下变化得耳目一新,顺庆美术前程可期。她着重强调工作坊要常态化,既要培养特长生,也要作为学校特色向学生全面推广,以美化人,以美育人。利用艺术工作坊促进区域内中小学美育特色“推·建·形”建设模式常态化进行,学校都应该用工作坊打造学校特色,让工作坊操作常态化于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南充市五星小学南门坝分校杨柳燕园长带领全体与会老师参观学校趣玩石膏工作坊,并向老师们介绍了如何利用工作坊模式促进了学校美育特色的形成,老师们兴致盎然,热情交流。
南充市五星小学南门坝分校美术组何理组长先阐述了该校近十五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美术探索,不仅有剪纸、扎染,还有书画结合,最后,在黄茂君老师的指引下,该校把目光放在了石膏上。何老师介绍了工作坊的发展历程、每一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过程,重点介绍了趣玩石膏工作坊作品在空间、形体、色彩、明暗、线条、肌理这六个方面的特点。
欧娅妃老师首先介绍了趣玩石膏工作坊开发的相关课程分别有石膏制版、石膏线描、石膏浮雕、石膏立体塑形和石膏与综合材料应用。然后介绍了学校特普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采用了特长生带普通生,老生带新生,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小学生带幼儿园学生的模式,真正的实现了“以点带面”、“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
根据省级课题《利用艺术工作坊促进区域中小学美育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推行的工作坊特普结合模式,该校陈师师老师和三年级学生一同为大家展示了 “趣玩石膏”课堂教学,实现任务发包、任务实施、任务展评。陈老师在课程中从石膏的特性、石膏的实用性、石膏与综合材料结合、石膏浮雕画创作四个方面分享了石膏的乐趣,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同学们积极探索石膏新材料——石膏绷带的肌理创新,在最后的作品创作中,参会的老师们也参与到小组创作中,陪同学生一起感受体验石膏浮雕画创作的乐趣。
特长生张译元同学向大家解说了石膏材料、作用以及调配方式,用视频的方式解说石膏浮雕画的制作过程,给老师们带来全新的艺术展现。
首先,杨柳燕园长对美术同仁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她表示我们的工作坊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工作坊。积极推动筹·建·行·评一体化创建模式、师生双线发展模式、特普结合模式等适合学校美育教学常态化开展的模式。
紧接着,西河路小学张唯老师感受颇深,认为石膏工作坊很有特色,并认可其专注、深挖、生根的创作精神。
三原实验学校彭媛老师表示收获颇丰,在本次教研中趣玩了一番,并开始思考自身工作坊的发展方向。
涪江路小学蔡秀副校长对趣玩石膏工作坊表示高度认可,认为实现了美育从生活中来,让孩子在课堂中学,最后到生活中用的教学目标。
三原实验学校刘飞鸿老师认为该工作坊学生参与度高,特普模式内容丰富多彩,前景可期。
五星小学南门坝分校罗向红校长要求学校师生紧跟《利用艺术工作坊促进区域内中小学美育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开展工作坊工作。为趣玩石膏工作坊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石膏材料深度研究、石膏工具充分利用、可跨学科发展特色。
南充市顺庆区美术教研员、顺庆区美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黄茂君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表示:建议在未来的工作坊工作中深耕作品,每个年级可选一种石膏创作主题,分年级教学、探索、展示,比如彩色系列、黑白系列、全白系列等,使各个学校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格局,打造出众多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意义的优秀艺术工作坊。黄老师号召全区中小学校在艺术工作坊的创建和衍生过程中,全力推行筹·建·行·评一体化创建模式、师生双线发展模式、特普结合模式等适合学校美育教学常态化开展的模式,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更多的荣誉,形成学校美育特色。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们将以此次成果推广活动为契机和起点,以美育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促进区域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让我们的教研探索之路越走越远,一路芳华。
撰稿人:何理、欧娅妃、陈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