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天
三个月前,70多岁的宋大伯被四处求医的子女用轮椅推进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孟路阳主任医师的诊室。
奇怪的是,他的左小腿不仅颜色比右侧深了好几度,还裹着一层白色的石膏。
“咔嚓”“咔嚓”“咔嚓”……
随着孟路阳主任细心地将他腿上的石膏一点点剥离,一条遍布着大小不一伤口的小腿,逐渐出现在众人眼里,让人连连倒吸凉气。
发痒溃烂,“治不好的溃疡”
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但勤勤恳恳半辈子的宋大伯还是闲不下来:回到老家,每日在田间地头饲弄自己的庄稼。
渐渐,宋大伯发现一直黢黑有力、历经日晒水浸的腿变得“没了力气”,他时常干一会农活就会觉得腰酸背痛、双腿发沉麻木,偶尔走上一二百米就得坐下休息一会……
他只认为是自己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可腿上出现的“小溃疡”却给了他的腿“致命一击”:
5年前的一次农活后,宋大伯发现自己的左腿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小破口。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破口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发展到3个一元硬币大小的溃疡。
“挠心的痒啊”,宋大伯先后购买了多达十余种保健品、药膏等服用涂抹,可左腿的情况一直未见明显好转,皮肤也愈发黝黑。
意识到问题有些的严重的他,在家乡经历数次清创等治疗,但“溃疡”十分顽固,仍是时好时坏,无法彻底愈合。
无奈之下,1年前,宋大伯开始遍寻民间偏方。结果在一次次的尝试下,溃疡迅速蔓延至几乎整条左小腿。随着大面积溃疡而来的是钻心的剧痛和不断的渗出,稍动一下就疼得他呲牙咧嘴。
“如果再严重下去,很可能将面临截肢的风险”,面对医院的“通牒”和身体的创伤,宋大伯没了往日的信心,只是每日将石膏涂抹到腿上“消炎镇痛”,逐渐闭门不出……
这条腿真的保不住了?
新年之际,在杭州的子女将宋大伯接到西湖边散心,并在多方打听后,带着他来到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就诊。
接诊的孟路阳主任医师,在仔细清创后发现,他的左小腿不仅存在严重的感染,还可能潜藏着静脉曲张等多种血管疾病。经过反复劝说,宋大伯决定再试“最后一次”。
住院后的他一边在进行伤口清创抗感染治疗。 一边完善下肢血管、血流的评估等待治疗方案。
可“坏消息”接踵而至,不仅孟路阳判断的静脉曲张是由深静脉血栓引起且已进入最危险的C6期,宋大伯还有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同时伤口已被多重细菌感染并引发了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多种并发症。
孟路阳带领团队为宋大伯制定了药物抗感染、消肿、抗凝,分步进行血管、植皮手术的方案。
通过多次清创,孟路阳和团队对宋大伯遍布小腿的溃疡进行了全面“清理”,剔除了坏死组织,并实施封闭式负压引流,改善了腿部皮肤情况。
在此基础上,宋大伯开始了最为关键的四次手术:
第一次下肢动脉血管介入手术,DSA造影机下,孟路阳顺利开通了闭塞的左下肢股浅动脉,解决了左膝下动脉血管多节段狭窄、闭塞的问题。
血管相关影像 医院供图
第二次下肢静脉血管手术,孟路阳同样先在DSA引导下在血栓后狭窄闭塞的左侧髂静脉寻找通路,配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开通了左侧髂静脉,恢复了左下肢静脉血流。同时,考虑到宋大伯的身体状况,孟路阳通过充分的术前超声进行静脉血流动力学分析,运用静脉曲张通过硬化剂注射,让他的静脉曲张治疗得到了治疗。
动静脉相继血管开通后,溃疡面状况开始逐步改善,为后续植皮打下基础。
随后,在皮肤外科的联合诊治下,医生团队分别从宋大伯的双侧大腿取下皮肤,通过两次植皮手术移植到左小腿的溃疡上……
最终,历经4次手术、近60天综合治疗、数十次换药,宋大伯终于惊喜地看到自己的“烂腿”一点点恢复了正常,进行出院前换药时,他激动地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老烂腿”根大都在血管里,
仅仅处理伤口“治标不治本”
“经久难愈或反复发作的‘老烂腿’往往存在着血管系统方面的问题”,像宋大伯这样的患者在门诊中其实并不少见,以60~80岁的中老年人居多。其中很多患者曾反复多次就医治疗皮肤瘙痒、破溃、肿胀等症状,但没有得到根治。
这是因为根源其实藏在血管里。下肢位置比较低,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良,并且下肢皮肤相对容易受损,出现营养障碍,引发溃疡。
“所以,不解决‘土壤供营’问题,仅仅处理表面伤口,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就像宋大伯曾短期恢复但又会迅速恶化、反复发作。”孟路阳解释,皮肤溃疡的治疗首先需要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减少溃疡面周围的水肿和血液的淤积,增加溃疡局部的营养,经过综合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治愈。
可能引起下肢皮肤溃疡的血管原因有很多。除了逐渐为市民所知的静脉曲张,深静脉回流障碍、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等也会引起下肢静脉性溃疡。
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性血管病变、雷诺氏综合征等则会引起下肢动脉性溃疡。除此之外,还有如宋大伯一般的下肢混合性皮肤溃疡。
“老烂腿”的开始可能只是个“小伤口”
出现这些预警要警惕!
这些“溃疡”一开始往往只是个比指甲盖还小的伤口,它们先痒后痛,继而红肿破溃,而且会持续蔓延、经久难愈、愈合缓慢、极易复发,让患者苦不堪言。
同时,溃疡的周围皮肤十分容易受到影响,常伴随着皮肤变色、瘙痒、疼痛。慢性下肢皮肤溃疡患者更是经常出现几种细菌混合感染的情况,散发恶臭,甚至可能面对截肢、癌变、败血症等风险。
孟路阳提醒,具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吸烟、下肢静脉曲张、长时间站立、运动量少、肥胖、家族史等风险的市民都是下肢皮肤溃疡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
除发现溃疡、皮肤变色、静脉曲张(“蚯蚓腿”)外,出现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足背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间歇性跛行或干脆不能行走外需要及时到血管外科进行规范性治疗。
欢迎加入“血管外科2群-浙医在线病友会”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有血管相关问题想要资讯,欢迎扫码加入“血管外科2群-浙医在线病友会”,我们会不定期邀请专家进群互动交流。
通讯员 徐思鹏
橙柿互动记者 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