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234

水泥南运!17000吨东北水泥发往南方市场

 

2月15日,葫芦岛港散杂货码头天气晴朗,伴随着轰鸣的汽笛声,满载着1.7万吨水泥的“碧祥号”货轮螺旋桨加速推进,渐渐驶离码头,奔赴浙江宁波,拉开了今年辽宁水泥南方市场觅商机的序幕。

水泥南运,是一个稍显陌生的词语。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像水泥这样的大宗商品,物流成本较高,因此大部分用户会选择采购半径较短的供应商以节省成本。从辽宁“跨海”将水泥运往南方抢占市场,辽宁水泥企业的这笔账是怎样算的呢?

找准价差 拓展新市场

“价格决定一切。”水泥生产企业山水集团东北运营区销售经理李忠民直言不讳。水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必备原材料。近年来,随着南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不断扩张,导致水泥需求上涨,当地的水泥企业供不应求,水泥价格一路水涨船高。这给了辽宁水泥拓展新市场的机会。“前几年,南方市场的水泥卖到六七百元一吨,比我们高出几百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价格有空间,辽宁水泥的质量也有保证。“打入新市场并非易事。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是保障,单纯的价格优势是拿不到订单的。”李忠民的话,说到了不少水泥企业负责人的心坎里。

“辽宁水泥质量行业领先。”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赵宏波的言语中透着自信。辽宁温差大,在水泥制作过程中拥有先天的气候优势,会使水泥凝固的质量更好。同时,由于水泥生产需要较高窑温,冬季生产成本高,加上冬季北方施工项目较少,水泥的需求量也小。因此,每年冬季最冷的时候,辽宁水泥企业都会进行设备检修和升级,这使得辽宁水泥的检修升级频率高于南方企业,产品在质量上有了客观保障。同时,辽宁拥有众多全国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使水泥行业的技术指标不断升级。“由于我们水泥产品的质量提升,带动了很多下游客户的生产指标跟着水涨船高,要求他们必须匹配规格更好的配料和施工质量。”李忠民表示。

2月15日下午,山水集团副总裁、东北运营区总经理赵宏波,省工信厅建材处李翔处长等人来到葫芦岛港交流考察。

2月15日下午,山水集团副总裁、东北运营区总经理赵宏波,省工信厅建材处李翔处长等人来到葫芦岛港交流考察。

政府搭桥 与港口结缘

尽管产品具备条件,但运输过程中还要克服很多困难。将这条新路越走越宽,还需多方助力。2019年是近年来水泥价格最高的时间段,辽宁水泥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启了南运的尝试。

辽宁省有水泥行业企业144家,水泥整体年产能约为1亿吨,是规模以上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辽宁水泥主要供给本地和周边省份,但近几年,水泥行业受到冲击,市场份额逐步减少。“本地市场逐年缩小,我们必须找寻新路,摊平成本。水运是最佳选择,但水泥企业中民企较多,与港口等企业的信息互动不畅通,需要政府的支持,希望政府为我们和港口企业牵线搭桥,缩减物流成本,挤出利润空间。”李忠民的话也是水泥企业负责人的共同心声。

企业的呼吁,第一时间得到政府的反馈。今年2月8日,一场围绕水泥行业产运需协调会议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组织下召开。省发展改革委、工信厅、住建厅和交通厅4个省直部门,辽港股份、锦州港、葫芦岛港3家港口企业,省建材协会以及山水集团东北运营区、辽宁大鹰集团、辽宁恒威集团、大连水泥集团和大连天瑞水泥5家重点企业参加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研究降低水泥企业的运输成本,启动本地及南运市场需求。相关部门在会议上纷纷表明对水泥企业的大力支持态度,并逐个与企业建立联系,方便日后对接,尽早实现水泥南运销售。

“目前,已经有多家南方水泥经销商与辽宁企业进行对接,企业之间的合作热情很高。港口企业也为水泥南运想了很多办法,降低资金和时间成本。预计今年我省南运水泥将好于去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辽宁发布、葫芦岛港

点击水泥人网e价格 了解采购、价格信息!

点击了解更多水泥现货价格

相关阅读

又出手!海螺收购多家水泥厂!

水泥价格创5年新低!恢复性上涨100元/吨!

大涨443元/吨!水泥企业集体“沦陷”!

8死2伤!水泥厂连发事故!7人被控制!

豪车!现金!水泥厂年终奖来了!

哭了!水泥工人工资大幅缩水!

又出事,多家水泥厂被“堵”!

1人死亡!水泥厂又出事故!

判了!华新水泥副总裁贪污1000多万!

“报复性”行情来了!多家水泥厂表态!

紧急!全国物流停运时间表公布!

海螺、华润、金峰多家水泥厂发生事故!

重磅!水泥质量标杆100强企业即将发布!

中国建材、海螺、金隅冀东高层集体表态!

错了!取消32.5水泥!与低碳唱“反调”!

揭秘!2022年水泥市场走势……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022成都国际砂石、尾矿及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装备展览会-www.sszexpo.com

上海泛国展览有限公司

2019620533@qq.com

18611273069

法律信息 |隐私数据保护 | © 2021
沪ICP备202102300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