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天
原标题:数字之声丨大椿树水泥 AI“智能”守护水泥安全生产
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椿树水泥”)始建于1987年,如今已成为云南水泥行业中产量超百万吨级的领跑企业之一,占地525亩,员工240余人,并入选2021年云南省工信厅发布的首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名单。
随水泥行业智能化步伐持续加快,智能工厂对设备的点巡检管理、维护维修、资产管理、安全运行管理等也相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全管理与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融合,更加不可或缺。不少水泥厂安装了传统监控网络,采用监视器轮流显示或分屏监控。
但这种方式存在不少痛点。例如,实时性差,响应时间长,在告警发生后,再经由监控人员人工判断,导致措施滞后,直接引起损失扩大;同一监视器分时显示多个监控现场的画面,人工检索漏检、过检的概率非常高;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录像,数据庞大,人工事后回顾检索,耗时耗力,数据分析难度大,可靠性低;生产系统运行高度依赖于设备可靠性等等。
如何能使监控水泥厂的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降低员工作业安全风险,为水泥厂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生产工作环境?大椿树水泥决定与天然贴近水泥行业的中建信息合作,在工厂搭建“大椿树水泥智能识别系统项目”,针对水泥安全管理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设备巡检智能化 无人值守制度化
为让管理者更好的掌握水泥厂安全管理态势,经过长期调研,中建信息精准贴合大椿树水泥厂需求,从工厂领导决策者、安全管理者、参与者等多角度出发,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条业务主线,通过覆盖全厂产线的摄像监控网络,利用大数据、AI 智能视频分析、物联感知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水泥厂加工生产各环节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和智能分析。
在巡检区域,中建信息安装了280个高清摄像头,布置相应的智能分析算法共计300路,对水泥厂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入侵、劳保穿戴、现场烟雾、皮带运动、下料口堵塞、跑冒滴漏、翻板阀运动、监控区扬尘等场景进行智能监控和分析、隐患实时报警,以降低生产事故隐患发生机率。
员工安全着装:监测员工着装是否符合安全防护标准,如安全帽、反光衣、防护服、手套、口罩、劳保鞋等;
行为监测:监测电子围栏入侵等行为;
生产机械安全监控:监控各种生产设备、工作区的安全作业情况,如皮带运行情况、下料口堵塞状态、跑冒滴漏、翻板阀运动等;
厂区环境监控:实时监控各种环境状况,判断生产环境是否安全,如厂区内粉尘浓度监测、烟火识别等。
项目试运行的4周内,AI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共对约88514多万张图片进行了智能检测,报警准确率达95.21%。据大椿树水泥厂反馈,“智能识别系统”的应用,对安全、生产重点部位重点事件实现了全天候不间断智能监控,不仅改善了现场的工作环境,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力,还增强了对员工劳动纪律和不安全行为的管理约束,为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提供考核依据,杜绝了一些工人“天太热,安全帽不戴了,工作服不穿了”的现象。
精度数据实时联动 报警闭环管理流程
“大椿树水泥智能识别系统项目”还增加设备检测监控手段,将监控画面引入中控室界面大屏,实现设备巡检视频解码上墙,DCS视频联动上墙,直接监控外在工况,后期水泥厂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配置相关的巡检及联动设备。
当发生安全报警事件时,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以运行参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有效地把各类监测设备数据及现场结合起来,第一时间弹出报警视频窗口,实时将报警事件推送至平台,自动提交相关班组人员及负责人,同时在线进行故障分析和设备诊断,对设备报警给出相关评定,划分隐患等级。水泥厂各级人员可通过手机管控平台APP查看设备运转情况及报警信息,现场确定消除隐患,并全程跟踪,避免了因处理不及时造成的安全问题。数据大屏也会实时滚动刷新当前的报警事件统计,最终形成可查询、可搜索、可定位、可描述、可报警、可联动的处理闭环。
项目投入使用后,将为大椿树水泥建立“日常监管、提前预警、事中救援、事后提高”的包含安全环保管理全过程的业务系统,减少因人工排查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整体上提升水泥生产现场安防水平和运行维护能力,为水泥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数字之声当下,数字化转型越来越成为众多企业实现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建材集团信息化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中建信息近年在建材、能源、电力等行业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的丰富实践和探索。“数字之声”系列所要呈现的正是我们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管理等领域的部分典型案例,也是我们作为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者、数字化转型之路拓展者所阐发的真挚之声,期待共鸣与回响,亦愿与行业同仁携手共汇数字经济浪潮中的铿锵之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022成都国际砂石、尾矿及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装备展览会-www.ssz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