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天
每个或豪华或朴实的家,都从光秃秃的水泥墙开始。有人花大把钱为水泥墙抹上各种妆,也有人渐渐地发现了水泥墙的素颜美。尤其是在工业风、侘寂美学盛行的今天,低彩度的水泥质感墙面备受追捧。
▼ 什么是水泥
水泥,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加入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水泥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用水泥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坚固耐久,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水泥的英文是cement,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水泥的历史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石灰和火山灰的混合物 。
有人戏称水泥是建筑的“粮食”,在人类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水泥的发明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结果,是在古代建筑材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西方古代的建筑胶凝材料
在水泥发明的数千年岁月中,西方最初采用黏土作胶凝材料。古埃及人采用尼罗河的泥浆砌筑未经煅烧的土砖。为增加强度和减少收缩,在泥浆中还掺入砂子和草。用这种泥土建造的建筑物不耐水,经不住雨淋和河水冲刷,但在干燥地区可保存许多年。
1. 煅烧石膏
大约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古埃及人开始采用煅烧石膏作建筑胶凝材料,埃及古金字塔的建造中使用了煅烧石膏。公元前30年,埃及并入罗马帝国版图之前,古埃及人都是使用煅烧石膏来砌筑建筑物。
2. “石灰-砂子”的二组分砂浆
古希腊人与古埃及人不同,在建筑中所用胶凝材料是将石灰石经煅烧后而制得的石灰。公元前146年,罗马帝国吞并希腊,同时继承了希腊人生产和使用石灰的传统。罗马人是将石灰加水消解,与砂子混合成砂浆,然后用此砂浆砌筑建筑物。采用石灰砂浆的古罗马建筑,其中有些非常坚固,甚至保留到现在。
3. 罗马砂浆
古罗马人对石灰使用工艺进行改进,在石灰中不仅掺砂子,还掺磨细的火山灰,在没有火山灰的地区,则掺入与火山灰具有同样效果的磨细碎砖。这种砂浆在强度和耐水性方面较“石灰-砂子”的二组分砂浆都有很大改善,用其砌筑的普通建筑和水中建筑都较耐久。有人将“石灰-火山灰-砂子”三组分砂浆称为“罗马砂浆”。
▼ 中国古代的建筑胶凝材料
中国历史悠久,在人类文明创造过程中有过辉煌成就,作出过重要贡献。英国著名科学家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保持着西方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那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发展的过程是,从“白灰面”和黄泥浆起步,发展到石灰和“三合土”,进而发展到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从这段历史进程可以得出与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相似的结论,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有过自己辉煌的历史,在与西方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基本同步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广泛采用石灰与有机物相结合的胶凝材料而显得略高一筹。
然而,近几个世纪以来中国落后了,尤其是到清朝乾隆年间末期,即18世纪末期以后,科学技术与西方差距愈来愈大。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的发展,到达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阶段后就停止不前,未能在此基点上跨出一步。西方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则在“罗马砂浆”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朝着现代水泥的方向不断提高,最终发明水泥。
▼ 现代水泥的发明
现代水泥的发明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1. 水硬性石灰
18世纪中叶,英国航海业已较发达,但船只触礁和撞滩等海难事故频繁发生。为避免海难事故,采用灯塔进行导航。当时英国建造灯塔的材料有两种:木材和“罗马砂浆”。然而,木材易燃,遇海水易腐烂;“罗马砂浆”虽然有一定耐水性能,但尚经不住海水的腐蚀和冲刷。由于材料在海水中不耐久,所以灯塔经常损坏,船只无法安全航行,迅速发展的航运业遇到重大障碍。为解决航运安全问题,寻找抗海水侵蚀材料和建造耐久的灯塔成为18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对此,英国国会不惜重金,礼聘人才。被尊称为英国土木之父的工程师史密顿(J. Smeaton)应聘承担建设灯塔的任务。
1756年,史密顿在建造灯塔的过程中,研究了“石灰-火山灰-砂子”三组分砂浆中不同石灰石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发现含有黏土的石灰石,经煅烧和细磨处理后,加水制成的砂浆能慢慢硬化,在海水中的强度较“罗马砂浆”高很多,能耐海水的冲刷。史密顿使用新发现的砂浆建造了举世闻名的普利茅斯港的漩岩(Eddystone)大灯塔。
用含黏土、石灰石制成的石灰被称为水硬性石灰。史密顿的这一发现是水泥发明过程中知识积累的一大飞跃,不仅对英国航海业做出了贡献,也对“波特兰水泥”的发明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罗马水泥
1796年,英国人派克(J. Parker)将称为Sepa Tria的黏土质石灰岩,磨细后制成料球,在高于烧石灰的温度下煅烧,然后进行磨细制成水泥。派克称这种水泥为“罗马水泥”(Roman Cement),并取得了该水泥的专利权。“罗马水泥”凝结较快,可用于与水接触的工程,在英国曾得到广泛应用,一直沿用到被“波特兰水泥”所取代。
差不多在“罗马水泥”生产的同时期,法国人采用Boulogne地区的化学成分接近现代水泥成分的泥灰岩也制造出水泥。这种天然泥灰岩称为水泥灰岩,用此灰岩制成的水泥则称为天然水泥。美国人用Rosendale和Louisville地区的水泥灰岩也制成了天然水泥。在19世纪80年代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天然水泥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在建筑业中曾占很重要的地位。
3. 英国水泥
英国人福斯特(J. Foster)是一位致力于水泥的研究者。他将两份重量白垩和一份重量黏土混合后加水湿磨成泥浆,送入料槽进行沉淀,置沉淀物于大气中干燥,然后放入石灰窑中煅烧,温度以料子中碳酸气完全挥发为准,烧成产品呈浅黄色,冷却后细磨成水泥。福斯特称该水泥为“英国水泥”(British Cement),于1822年10月22日获得英国第4679号专利。
“英国水泥”由于煅烧温度较低,其质量明显不及“罗马水泥”,所以售价较低,销售量不大。这种水泥虽然未能被大量推广,但其制造方法已是近代水泥制造的雏型,是水泥知识积累中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4. 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
1824年10月21日,英国利兹(Leeds)城的泥水匠阿斯普丁(J. Aspdin)获得英国第5022号的“波特兰水泥”专利证书,从而一举成为流芳百世的水泥发明人。
他的专利证书上叙述的“波特兰水泥”制造方法是:“把石灰石捣成细粉,配合一定量的黏土,掺水后以人工或机械搅和均匀成泥浆。置泥浆于盘上,加热干燥。将干料打击成块,然后装入石灰窑煅烧,烧至石灰石内碳酸气完全逸出。煅烧后的烧块再将其冷却和打碎磨细,制成水泥。使用水泥时加入少量水分,拌和成适当稠度的砂浆,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作场合。” 该水泥水化硬化后的颜色类似英国波特兰地区建筑用石料的颜色,所以被称为“波特兰水泥”。 阿斯普丁父子长期对“波特兰水泥”生产方法保密,采取了各种保密措施:在工厂周围建筑高墙,未经他们父子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工厂;工人不准到自己工作岗位以外的地段走动;为制造假象,经常用盘子盛着硫酸铜或其他粉料,在装窑时将其撒在干料上。
阿斯普丁专利证书上所叙述的“波特兰水泥”制造方法,与福斯特的“英国水泥”并无根本差别,煅烧温度都是以物料中碳酸气完全挥发为准。根据水泥生产一般常识,在该温度条件下制成的“波特兰水泥”,其质量不可能优于“英国水泥”。然而在市场上“波特兰水泥”的竞争力大于“英国水泥”。1838年重建泰晤士河隧道工程时,“波特兰水泥”价格比“英国水泥”要高很多,但业主还是选用了“波特兰水泥”。很明显,阿斯普丁出于保密原因在专利证书上并未把“波特兰水泥”生产技术都写出来,他实际掌握的水泥生产知识比专利证书上表明的要多。阿斯普丁在工程生产中一定采用过较高煅烧温度,否则水泥硬化后不会具有波特兰地区石料那样的颜色,其产品也不可能有那样高的竞争力。
不过,根据专利证书所载内容和有关资料,阿斯普丁未能掌握“波特兰水泥”确切的烧成温度和正确的原料配比。因此他的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很不稳定,甚至造成有些建筑物因水泥质量问题而倒塌。
水泥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伴随人类已然走过了几千年。水泥带着一种朴素自然的亲切感,即使人们习惯了都市的富丽堂皇,却依然还会有怀旧的情怀——微水泥恰好就应和了这种情怀。▼ 关于微水泥
1. 什么是微水泥
传统水泥一般是作为建筑的结构材料来使用的。比如楼体的柱子、横梁,楼板;桥梁墩等等。而微水泥是在传统水泥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它的细度只是传统水泥的百分之一,达到微米级。这样,微水泥在保留原水泥的优点的基础上,解决了水泥易开裂、抗弯曲能力差的缺点,使微水泥成为一种新型的表面涂层材料。它可以应用于任何材质的表面,可以无缝且无限延展。
2. 微水泥的特点
微水泥涂料起源于欧洲,先进的工艺也由欧洲蔓延开来。微水泥是一种新型的墙面装饰艺术材料,可以用于墙面、顶面、地面、家具、室内、室外,能以最小的涂层厚度来实现表面无缝及无限的延展。
微水泥涂层厚度一般在1-3毫米,可以附着任何材质表面,如:瓷砖、木材、马赛克、石膏板等表面。产品拥有多种纹理质感和色彩,施工快捷、无污染,是理想的装饰材料。
以水泥的色调为基础,创作出不同的纹路和颜色的变化。微水泥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很多材料都无法效仿和媲美的。
近年来,微水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为什么现在都喜欢水泥材质来装饰呢。原因是他本身是自带混凝土质朴的本色,又兼具艺术漆的优雅,自然风中透着粗犷的极简风格,和家具搭配也可随意,体现一种回归自然的本真之美。
微水泥作为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现在常说的“艺术水泥”,其实就是微水泥的一种。艺术水泥在最大化保证微水泥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基础上,从质感、应用范围和颜色上进行了无限拓展,使其作为建筑材料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艺术水泥,你是否挑花了眼呢?到底哪种艺术水泥品牌才是较好的选择呢?▼ 为什么选择西慕艺术水泥
1. 关于西慕
西慕艺术水泥(Cement Design)是生产、销售和施工无缝装饰涂层材料的西班牙知名品牌。2008年由Carolina Valencia和Jorge Hernandez夫妇创立,总部设在西班牙马德里,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建有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西慕以个性鲜明、色彩丰富著称,以技术和品质享誉全球,产品效果符合高端人群的审美要求,满足各类客户的严苛要求,是设计师一致的选择。
2. 颠覆传统,大胆创新
西慕将现代建筑应用最广的水泥重新演绎,从质感、应用范围和颜色上进行了无限拓展,使产品拥有非凡的性能和装饰性。
材料可以实现连续的涂层,表面没有接头和缝隙,并保持无限的延伸;厚度最薄可达1-3毫米,具有极强的附着力且施工简单,确保了功能和美学效果最大化,是各类建筑装饰的理想选择。
3. 魅力无限 应用广泛
西慕艺术水泥系列产品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室内外建筑的墙面、地面、天花板,木材、金属、混凝土等材质上,甚至还能运用于家具上,开启了空间设计的可能性,可以将设计师的任何想法或项目转化为现实。
4. 120个标准色可供选择
西慕改变了传统水泥单一的颜色,拥有超过120个标准颜色(年底将推出980种色彩),还可以根据设计师的要求调制任何颜色。
5. 安全无害 天然环保
西慕是以水性环保技术为基础的环保材料品牌,自创立之初就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致力于提供有利生态健康的产品。西慕产品主要由生态无机水泥、矿物材料、水性树脂等天然可回收材料构成,安全无害。所有产品全部通过CE欧盟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认证、德国EC1PLUS地坪材料环保认证,产品性能均通过国际权威Applus+产品性能认证,并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6. 覆盖全球超过45个国家
作为一家国际化公司,西慕在全球超过45个国家拥有代理机构,可以为全球任何项目提供各类服务。
西慕是全球唯一以专卖店形式运作的艺术水泥品牌。
7. 被全球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 西慕有哪些系列产品
西慕拥有多种纹理效果包括:传统清水混凝土效果,织物纹理、天然木材纹理、金属、板岩等创新性纹理效果;由于产品可塑性高,还可以通过镂印、印花等工艺,实现LOGO标识、图案等各种效果。
ECO CEMENT - 清水生态系列
POROCRET - 清水砼系列
GLASS - 格拉斯系列
NATURE&TEXTIL - 自然与织物系列
METALLIC - 金属复古系列
▼ 西慕艺术水泥应用案例
外墙应用
精品店应用
酒店应用
西慕&家具
西慕&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