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天
一说起混凝土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一说起砼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是什么了,其实砼是混凝土的别称,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来历?
砼与混凝土同义;它的读音为tóng(与铜字的读音一样)。混凝土通常指水泥、沙、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和后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
砼的唯一含意就是混凝土,因此它不可能是古字,中国古代并未发明、生产过水泥(尽管火山爆发,有可能产生天然水泥),也就谈不上混凝土的应用了。因此它的发明只可能属于近、现代发明。
砼字的发明,可算是一项不小的发明,因为它在许多场合下可替代混凝土,起到一字顶三字的作用,这就了不得了:
你想,写混凝土三个字,笔划共计30划,改用砼字只写10划;这会给听课时需记笔记的学生,日常反复写这个词的大量技术干部、管理人员、工人等,提供多大的便利啊。
在有关图纸、技术文件、资料编制中,混凝土三个字会频繁地遇到。有个替代字,会让技术人员,以及描图员等辅助人员省下多少事?特别是在那电脑、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未诞生或普及的年代里。
砼字的发明人叫蔡方荫,是一位早年的清华学子。1953年他发明了这个字,很快便在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学生中得到推广。
这个新字创造得很巧妙,也很有道理:把砼字拆成三个字,就成为人、工、石,表示混凝土是人造石;如把它拆成两个字,是仝石,而仝是同的异体字,仝石可以理解为,混凝土与天然石料的主要性能大致相同。
1955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在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土木工程的书刊中。土木工程的涵盖面很广,包括房屋、道路、桥梁、铁路、隧道、堤坝、海港、市政卫生、农田水利、人防工程等,因此此事在工程界的影响不小。
198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工程专用字。
后来,在图纸、技术文件中又流行起钅仝字(金字旁,右边一个仝字),用于替代钢筋混凝土五个字。不过这个字,造字的道理不充分,所以未被正式批准、推广,在词典中也查不到这个不合法的字。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混凝土为什么叫砼的具体原因,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建筑资讯,可以关注本网站哦!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022成都国际砂石、尾矿及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装备展览会-www.ssz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