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天
3月31日上午,我和家人分头在外面购物。因东西多,打电话请学生小章开车来接,从来都有求必应的她却不接电话。
原来她摔了一跤,左手臂痛得不能动了,我立刻赶过去。我们开车找医院,非常时期,医院都不收病人,跑了几家医院,急诊医生都认为问题严重,要开刀,但只能等4月5日后再来住院做手术。
小章痛得满头大汗,我急得团团转,文友老朱得知后辗转找到长征医院的丰石膏。素不相识的丰教授接了电话,让我们赶紧过去。他还叮嘱车开慢点,别碰着左臂,听着他温暖的话,六神无主的我们心定了许多。拍了片,是肱骨骨折,真的有点严重。他说先上石膏,一周后看情况。小章见他拿着手术用具,吓得躲在丈夫怀里眼泪汪汪。丰教授大笑说,你们这么秀恩爱,我可受不了,也要把脸蒙起来了,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他一面开玩笑,一面娴熟地复位、上石膏,絮絮叨叨叮嘱注意事项,还说,我这儿只要不是特殊情况,尽量石膏治疗,效果都不错。他不断安慰小章,一直送我们到门口,才匆匆回家去。
一周后,丰教授出不了门,我们只能找附近医院拍片检查,医生仍说要开刀。忐忑不安的我们在20天后见到了他,他看了片子说没问题了。这以后,他在微信中不断指导如何康复训练,小章手臂肿了、痛了,他都会解释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三个月后,小章恢复如常,没一点后遗症,治疗费用只花了几百元。
由于石膏秘籍,找他的人特别多,他没有节假日,只要有人找,随叫随到。他竭尽全力救治每个病患,为许多人免除开刀之苦,省下巨额医疗费。骨折病人非常痛苦,但他的诊室没有鬼哭狼嚎的惨状,还常充满笑声。丰教授说,患者因伤痛心里充满恐惧,医生不能满脸冰冷,雪上加霜,要设法化解他们的痛苦。他总对病人说没关系,小事一桩,一个微笑、一句暖心的话,使病人得到安抚。
这颗仁心来自感恩。1978年,在村校上了两年初中的他,被二军大中专录取,从此,改变了命运。毕业后被分在长征医院骨科,师从中国现代创伤骨科鼻祖屠开元教授。这位把德国石膏技术引进中国的专家,不仅教会了他技术,还让他记住,医生不是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修理工,面对的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要满腔热情地善待每个病人。跟随先生十九年,他被这位老知识分子滚烫的大爱情怀所感动,全身心投入创伤石膏治疗的实践、研究中,到了出神入化之境地。长征石膏声名远播,他依然战战兢兢,因为不能往屠老及众多老师脸上抹黑。除了看病,他总结自己数十年行医经验,编写《骨科石膏绷带外固定技术》,成为无衬垫石膏技术的参照国标,风靡骨科界。
采访未完,一个电话进来,一患者从外地驱车过来,被堵在路上,焦急地问会不会找不到他。丰教授说,我马上去医院等,不见不散。已晚上9点多了,这一等,加治疗,要到凌晨了。丰教授却满脸笑容地说,有患者找,才是医生的立足之本。病人口口相传,是对医生最好的评价。因此,即使每天回家手累得抬不起来,他仍乐在其中。相见恨晚,我遗憾现在才知道上海有个丰石膏,骨折可以选择不开刀。如果早认识他,家里几个长辈骨折,可以少吃多少苦头!哦,这不是他的本名,他叫丰健民,匠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一个名如其人的好医生!(叶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