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天
工程师使用一系列先进技术来确保世界第二大水电站项目白鹤滩水电站的安全运行。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金沙江上,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在建项目。该工厂在大坝两侧各配备八台水力发电机,总发电量为 1600 万千瓦时。截至2022年9月末,已有12台发电机组投入运行。
建成后,白鹤滩水电站总容量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中国中部湖北省的三峡大坝项目。据测算,白鹤滩电厂发电可节煤1968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5160万吨,为中国2060年实现零碳排放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工程师们正在使用卫星定位技术来确保施工工作的准确性。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在地球上空20,000公里的高空运行,监测水泥浇筑过程,即使所用设备发生最轻微的异常移动,也随时准备报警。将800万吨水泥倒入289米高空坝。需要高精度以确保这座弯曲的大坝能够承受高达 1650 万吨的水压。圆顶形的坝顶延伸700多米。由于位于中国地震带之一,大坝的设计还可以抵御地震。
施工过程中的两个主要挑战是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防止表面出现最小的裂缝。大坝施工过程需要浇筑大量混凝土,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反应会产生热量,使浇筑后的混凝土温度升高。施工队工程师孙明伦说。没有有效的温度控制,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孙和他的同事正在使用一种特殊的水泥混合物,这种混合物释放的热量最少,以建造白鹤滩大坝并降低了热裂的风险。中国三峡工程公司前总工程师张超然表示,该项目为更广泛地使用低热水泥开辟了潜力。
安装在大坝下方的 16 台发电机也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涡轮机的数字化制造非常智能和精确,以至于它们围绕轴的振动只有人类头发的宽度。数以万计的传感器安装在坝体中,实时采集温度、压力、环境和混凝土施工数据。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信息进行调整,以保持大坝正常工作。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伟林介绍,巴赫黑丹大坝建设项目的智能施工技术耗资近 2400 万美元。他说,数字模拟和数据反馈技术正在定期监测大坝的状况。
据《环球时报》报道,位于长江支流金沙江上的超级水电站总建设成本为2200亿元人民币(341.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