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234

出门水泥路 抬脚上公交|深汕|公路|省道|通村_网易订阅

赤石镇乡道Y232线入选2021年度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提名路线。

深汕交通局对17处隐患边坡进行整治,图为整治后的S12888边坡。

深汕特别合作区四五类危桥全面清零,图为整治后的大安桥钢便桥。

深汕特别合作区探索家门到校门公交服务,让学生上下学的最后一百米安全得到保障。

清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S387赤石段上,沿路樱花木棉树长出嫩绿新叶,阳光洒向明热河,沿着彩色慢行道蜿蜒向前,鸟儿的鸣叫、游客的欢笑声、孩子的读书声、农园的颠勺声交织回荡,一条新路,引出一路田园都市新景。

路边汤泉农家菜老板感受到今年赤石段维修一新带来路通财通大变化。彩色绿道修到家门口,游客明显多了,我们做买卖很有信心!

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深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近年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下称深汕交通局)以群众所需为导向,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目标,切实打造畅、安、舒、美的城乡交通网络,实现人便其行、人畅其行、人享其行。

四好农村路建设3年以来,深汕特别合作区实现187个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底化和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两个全覆盖,18.35公里的等级外道路提升为等级公路,等级公路比例达100%,整治通村道路73.91公里,推动21座危险桥梁、17处高风险边坡全面整治,大量农村道路交通智慧化应用场景落地,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绿色的交通出行服务。

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砂石路,到如今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的新生活,深汕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充分发挥交通在服务深汕农业生产转型、助力城乡关系重塑、乡村格局重构、乡村治理完善、凝聚民心民情等方面的先行作用。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正激发城乡力量,推动乡村进步,绘就振兴画卷,铺就深汕美好明天。

撰文:戴晓晓杜左雷代芸

受访者供图

致富新路

打通深汕农村经济微循环,小道路引来湾区大市场

周末基本客房全满。深汕特别合作区大安村,天子山农业庄园负责人梁华最近越发忙碌,一边是休闲采摘的游客多起来,一边是庄园建起直播间,木瓜、火龙果、百香果等农产品沿着赤石镇主干道源源不断运往大湾区城市。

这一变化源自大安村民向深汕交通局提出的一项诉求:整治赤石镇主干道。通过科学规划道路整治,如今黝黑的路面宽阔平坦,通行有序,路面干净整洁,交通标线清晰醒目。

主干道路和毛细血管路网的全面整治,打通居民出行堵点和乡镇经济发展难点,为赤石镇绿茶、蜜柚、蜂蜜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提供先决条件,更将藏在深山的旅游资源彻底激活,将绿水青山变为致富增收的金山银山。

能不能借助更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赤石段道路沿线汤湖村村民又向深汕交通局反映圳美绿道延伸需求。交通部门迅速规划完善慢行系统,治理道路病害,优化交通组织。修建好的彩色慢行道路感舒适,休息坐凳、绿色垃圾箱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部分路段增设骑行道,成为深汕群众休闲新地标。

焕新道路显品质,深圳标准再升级。赤石镇乡道Y232线入选2021年度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提名路线并参加交通运输部2021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遴选。

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村因交通而掉队。深汕合作区蕴藏丰富资源,过去因路不通、交安设施不完善,农企不愿落户,水果满枝却遇销路难题,茶园果园游客难踏足。近年来,深汕合作区整治通村道路73.91公里,四好农村路有效盘活了资源,把深汕与大湾区大市场联通起来,各村因地制宜创新交通+特色农业+电商直播交通+文化+旅游等发展模式,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把深汕特色产业串珠成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致富门路。

走在平整的道路上,感觉爬坡都没以前那么费劲了。谭爷路改造提升了,来我们这里的游客都变多了!从赤石镇村民喜提最美绿道,到鹅埠镇村民发现砂土路变身平坦宽敞水泥路,再到狮山4.41公里盘山公路打通,一条条新路,为深汕乡村振兴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保障。

安全新路

边坡强整治危桥全清零,路路通更路路安

不久前,深汕最后一座四类等级及以下危桥——南门桥,经过维修加固、桥面铺装、刷漆防腐等工序后,通过了桥梁检测,正式恢复通车,意味着深汕四五类危桥全面清零。

安全是农村公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过去,深汕原主干道重货车多、车速快、路面破损、人车混行问题积弊已久,桥梁承载能力不足,大型边坡未整治,雨季有山体垮塌、泥石滚落等风险。深汕交通局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开展10座隐患桥梁及17处隐患边坡整治,实现深汕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全覆盖,逐步构建起安全可靠、绿色环保、优美舒适的农村交通环境。

守护孩子们上学路。南门桥位于鹅埠镇中兴南路,是水美村学生到鹅埠中心小学、鹅埠中学上学,以及村民生产劳作的必经之路,也是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创新大道等重大项目施工车辆的主要通行道路。深汕交通局组织专业团队制定维修方案,包括通过修复墩身裂缝等方式,避免其遭受河水进一步侵蚀;引入智能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表面型智能弦式应变计等智能设备,自动检测桥梁受力状态,确保桥梁结构安全等。南门桥整治完成后,桥面变得更加平坦,孩子们骑车去镇上上学家长们更放心了。村民说。

畅通大湾区物流线。S387省道连接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惠州市惠东县,是两地居民出行交流与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位于省道旁的S12957边坡局部已发生崩塌,属于极高风险边坡。深汕交通局根据安全、可靠、长效、美观、环保原则,对边坡坡度进行减缓加固,完善截排水系统,同时放置包含草籽及有机土的生态袋,适时进行边坡复绿,增强稳定性。工程设计为永久性边坡,希望我们能守护深汕交通安全,也为这条道路增添一抹生机勃勃的风景线。项目负责人说。

道路安全紧紧连着民心。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深汕交通局完成62处穿村过镇隐患路段治理,48个平安村口整治,21处农村公路与国省道平交路口一清一灯一带建设,34所学校周边交通改善微整治,交通工程品质跃升、精细化治理成效凸显,在实现路路通的同时,更做到路路安。

可持续新路

探路绿色智慧治理,条条大路通民心聚民情

常在深汕大道上跑货运的司机李师傅发现,深汕大道又上新了一批交通神器。在深汕大道惠汕交界至会展中心方向,300余个太阳能同闪轮廓标安装在机非分离护栏上,能保证连续阴雨天7天以上双面反光发光。有了这么多的小黄灯闪烁陪伴,开车在路上心里更加踏实。

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我国始终坚持可持续交通发展。深汕四好农村路建设坚持绿色、低碳、智慧的交通理念,在鲘门岭和圆墩小学急弯段等重要节点,20余套太阳能发光标识牌夜视距离达千米,助驾驶员提早判断路况。在赤河广场等客流量最集中站点,新型智能公交候车亭集科技感和实用性为一身,7字型不锈钢长凳、超宽顶棚、新型墨水屏等刷新群众出行体验。

公路向户延伸,交通向村延伸,农村道路建设的同时也要配套交通客运,深汕特别合作区将运营好作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落脚点。2020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实现了34个行政村、5个社区全覆盖的村村通公交,村民们向往的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公交的美好生活成为现实。深汕目前已开通公交线路17条,公交站点209个,公交线路年运营里程超过196公里,年客运量超53.38万人次。

深汕巴士家门到校门公交服务。在一次基层调研中,深汕交通局工作人员发现,位处国道、省道旁学校的师生在公交车到站后,需要横穿车来车往的马路才能到校门口或村口。在交通部门协调下,深汕巴士专门为学生们提供家门到校门公交服务,让学生上下学的最后一百米安全得到保障,家长点赞服务既到位,更暖心。

快递坐公交,送到村村户户。深汕特别合作区46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4个行政村、5个社区、187个自然村,人口分散。过去,受限于村里没有快递站点、投递服务成本高,村民寄取快递只能前往镇上。深汕交通局将村村通公交和农村快递终端配送结合,利用通村串镇的公交线网资源和公交车辆的富余装载空间,为村民代送小型家电、文件等快递包裹,探索解决农村居民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问题。

新型纯电动巴士上路、定制公交等服务创新,大大提升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公共交通出行体验,为深汕推行城市公交与慢行主导的绿色低碳交通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凸显交通安全第一、以人为本、贴心周到、勇于创新的服务理念。

■数读新路

187个村实现

两个全覆盖

●加强组织领导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及深汕管理局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专班成立,加强对相关单位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和执行落实。

●治理成果凸显

截至目前,实现187个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底化和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两个全覆盖,整治通村道路73.91公里,推动21座危险桥梁、17处高风险边坡全面整治。

●建设稳步推进

2020年5月—2021年2月

18.35公里的等级外道路提升为等级公路,实现等级公路比例达100%。

13.48公里的四级公路提升为三级公路

22.06公里砂土公路硬化

6.4公里畅返不畅道路进行整治

107公里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开展实施

9座隐患桥梁进行整治

深汕特别合作区内34所中小学、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环境进行微整治,重点对隐患问题突出的5所学校进行集中整治。

2021年3月—2022年8月

13.62公里畅返不畅道路进行整治

整治12座危险桥梁

整治9处高风险边坡

■南方快评

一条路的换颜

一座城的跃升

四好农村路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深圳作为交通强国试点城市,如何在第10+1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是重中之重。

深汕交通局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引领打造地方特色、城市风貌与自然景观融合一体的路域环境,充分发挥交通在服务深汕农业生产转型、助力城乡关系重塑、乡村格局重构、乡村治理完善、凝聚民情民心等方面的先行保障与支撑作用。

以规划引领,明确阶段目标,健全长效机制。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及深汕管理局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专班成立,加强对相关单位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和执行落实。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四好农村路稳步高质量发展。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补齐城乡发展短板。从路面硬整治、危桥全清零,到边坡强整治、校路微整治,深汕交通提高农村公路服务能力、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切实将交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深汕人民。

以先行治理思路为引领,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如今踏上深汕道路,会发光的指示牌、智慧公交亭、新能源出租车和公交车上路,处处能感受到深圳元素、深圳理念深圳标准,让农村交通发展踏上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的快车道。交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助力这座深圳10+1城区跨越式发展。

以助力产业发展为方向,助力融合发展。农园中建起直播间、茶香不怕巷子深,深汕四好农村路一头连着深村,一头连着大湾区,助力将大湾区市场资源、市场发展理念引入深汕农村地区,推动农业产业、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城乡布局等融合发展,撑起了大湾区新农民增收、新农村振兴的新期盼、新希望。

以群众的美好生活为向往,推动农村交通公共服务提质。农村道路焕然一新,不仅畅通了交通运输毛细血管,更凝聚了深汕群众民心。为民筑路,精诚助学心系群众办实事修路造福暖人心情暖新乡大爱无疆,在深汕交通局,挂满锦旗的一整面墙,背后是深汕交通人为民办实事的决心和恒心。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要克服区域交通基础薄弱等难啃的硬骨头,还有大量基层协调等软沟通,现实挑战远超想象。深汕交通部门直面挑战,正是对敢闯敢试的先行示范区精神的踏实践行。

一条条高质量四好农村路,展现交通强国工程的品质内涵,筑牢深汕发展的平安底盘,激活城乡发展的新活力,绘就大湾区乡村振兴的独特新画卷,深汕四好农村路发展实践,为交通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国模式探索深汕样本。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022成都国际砂石、尾矿及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装备展览会-www.sszexpo.com

上海泛国展览有限公司

2019620533@qq.com

18611273069

法律信息 |隐私数据保护 | © 2021
沪ICP备202102300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