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234

行业投资课|水泥、玻璃玻纤、装修建材“三兄弟”谁能在地产复苏中绝地反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建材主要可以分成三大门类:一是水泥,二是玻璃玻纤,三是装修建材,也称消费建材。其中前两类都属于传统的大宗品类,周期属性较强,而装修建材则更偏消费属性。

作者 | 朱振鑫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1070001

编辑 | 王瑾熙

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巨丰投顾)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特定客户参考。因本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巨丰投顾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在基建和地产大潮的背后,最受益的卖水人其实不是建筑行业,而是更上游的建材行业,这算是卖水人中的卖水人。所谓建材,就是建筑中用到的各种材料。从基本面来看,这个行业的逻辑和建筑行业很类似。一方面,未来整体需求几乎是确定性的萎缩,虽然现在依然算是很赚钱的行业,但早已不是市场的核心赛道。另一方面,大部分细分领域供给端的格局也相对散乱,集中度不高。不过,建材行业是一个大行业,细分赛道众多,其中一些赛道还有一定的成长性,整体的价值还是比建筑行业稍高一些,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行业。

建材主要可以分成三大门类:一是水泥,二是玻璃玻纤,三是装修建材,也称消费建材。其中前两类都属于传统的大宗品类,周期属性较强,而装修建材则更偏消费属性。它的投资者逻辑和大部分传统的周期性夕阳行业一样,首先是择时,同样是在经济复苏期表现更好,其次是选赛道,自下而上选择一些相对还有成长性的细分领域和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龙头。下面我们就逐一做个梳理:

1、水泥

在众多细分领域中,水泥算是最成熟的一个。中国是水泥制造第一大国。2019年,中国水泥熟料产量为15.2亿吨,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57%。全球30大水泥企业中,中国企业占了12家。目前整个行业已经高度成熟,行业增长很慢。

水泥投资的第一逻辑是顺周期。在2016-2017年的经济上行期,水泥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上涨。水泥PPI月度同比涨幅最高达到27%,带动板块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归母净利润从2015年的75亿提升到2017年的234亿,基本翻了2倍。ROE从2015年的4.8提升到2017年的12.5,提升幅度在所有行业中居前。

当然,供给端的集中度提升也很重要。比如2017年的行情就和供给侧去产能有很大关系。2017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同比下降0.2%,行业去产能优化了行业竞争格局,未来行业的周期性可能会被弱化,龙头公司的优势会更加突出。

目前,水泥行业的竞争格局基本稳定,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冀东水泥把控前三名。从市占率来看,中国建材占比25.6%。海螺水泥占比14.5%。金隅冀东占比6.7%。CR3集中度合计47%,还有提升空间。从上市公司来看,海螺水泥是机构最青睐的重仓股,截至2021年中,共有563只基金持有。不过,随着行业格局快速改善阶段的逝去,整个赛道的弹性大幅下降,价值属性更浓一些。

2、玻璃

从供给端来看,玻璃行业的竞争格局与水泥相比差一些。在2017年的时候,玻璃虽然也有供给侧改革,但更多的是通过环保发力的方式来进行市场化调节,直到2017年末才开始首次关闭产线,产量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但从需求端来看,玻璃的下游更好,除了建筑外,玻璃玻纤还被应用于风电、新能源汽车、5G等新兴领域,长期来看行业还有成长空间。

玻璃行业中,偏上游的是平板玻璃。这个行业仍然非常分散,集中度不高,竞争比较激烈。机构的配置主要集中在龙头,其中旗滨集团是机构最青睐的重仓股,截至2021年中,共有565只基金持有。从市占率来看,2019年旗滨集团市占率为12.8%,排第一,其次是港股上市的信义玻璃,市占率为10.8%。

更值得关注的是玻璃纤维,算是玻璃行业中偏下游也更高端的领域。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玻纤产量达到52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6%,中国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玻纤生产国。而且玻璃纤维行业集中度较高,CR3近70%,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特点。在龙头中,中国巨石产能占比最高,在34%左右。泰山玻纤占比17%,重庆国际也在17%左右。其中中国巨石是机构最青睐的重仓股,截至2021年中共有626只基金持有。

3、消费建材

消费建材其实就是装修用的建材,在日常生活中相对容易接触到,比如涂料、瓷砖等。从需求端来看,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但整体增速已经趋于放缓,很多细分领域已经见顶,所以还是得从供给端找结构性的机会。

消费建材中所说的消费,并不仅指C端的最终消费者,而更多指的是B端。我们可以将建筑材料按销售渠道分为大B端、小B端以及纯C端。大B端在全部消费建材产值中占比在20%左右,采购主体主要是集采的房地产商和建筑商,如恒大、万科等地产商以及中建、中铁等建筑总包方等。

小B端在全部消费建材产值中占比最高,能达到70%,主要是公共建筑、基础设施、公寓租赁房、旧改棚改等工程项目,装修需求主体多是企业、学校、医院、市政单位等。小B市场存在客户分散、区域差异明显等特点,渠道规模暂时没有发展起来。但小B市场有望成为建材企业下一个份额提升的着力点。纯C端在全部消费建材产值中占比只有10%左右,采购主体主要为终端消费者,这一部分的增量不多,主要因为随着精装房渗透率提升,毛坯房占比呈现下降趋势。

这样的需求结构下,在工程端持续发力的龙头消费建材企业在竞争中更占优势。比如,东方雨虹直销占总收入比重达到65%,工程渠道占总收入比重超过25%。蒙娜丽莎B端收入占比41%,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B端收入仍能达到40%的增速。

消费建材细分品类较多且市场容量大,所以导致竞争分散,尚未形成具有多品类集成供应的龙头企业。但与此同时,众多品类在渠道销售、客户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业务关联和共享条件,各细分领域的龙头有一定的行业整合空间。下面我们就梳理一下各细分领域的竞争格局。

... ...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022成都国际砂石、尾矿及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装备展览会-www.sszexpo.com

上海泛国展览有限公司

2019620533@qq.com

18611273069

法律信息 |隐私数据保护 | © 2021
沪ICP备202102300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