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234

粤港澳大湾区香港万亿基建出炉!_2024西部成都国际砂石展览会 官方网站-成都砂石展

2022成都国际砂石、尾矿及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同期举办:2022西部地区绿色矿山发展论坛
2022年4月22-24日  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
官  网:www.ciaeexpo.com
——————————————————————————————————————————————
粤港澳大湾区香港万亿基建出炉! 

10月6日,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读2021年度施政报道。

北部都会区

香港将拿出临近深圳的元朗区和北区的全部土地,一共300平方公里土地,设立“北部都会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跟深圳、跟大湾区协同发展,共同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北部都会区”包含的北区、元朗,跟深圳的福田、罗湖、盐田接壤,跟深圳的南山区隔深圳湾相望。

北部都会区的整合和扩容工作,会由以铁路为运输系统主要骨干所带动。

为了实现港深同城化发展,“施政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铁路项目:

(i)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

(ii)把正在规划的北环线向北伸延,经落马洲河套地区(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

(iii)探讨将东铁线伸延至深圳罗湖并在深方设立「一地两检」口岸,在现有罗湖站及上水站之间增设一个非过境铁路服务的新铁路站,以释放罗湖╱文锦渡及上水北一带的发展潜力;

(iv)将北环线由古洞站向东伸延,接驳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一带,再南下经打鼓岭、皇后山至粉岭;及

(v)探讨兴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动捷运系统的可行性,以带动该区和流浮山的发展。

增加创科用地,提出善用落马洲管制站迁往深圳新皇岗口岸后腾出的土地和毗邻的部分鱼塘和乡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内原有用地规划,将增加合共约150公顷土地作创科用途,以构建新田科技城,发挥更具规模效益的科技产业群聚效应。

为了呼应深圳前海的扩容和大发展,“施政报告”提出:提升香港洪水桥/厦村的定位,为“新界北现代服务中心”,并在前海隔湾呼应的流浮山建设为“具规模、地标性的科创设施,为北部都会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增加房屋及土地供应

为了给“北部都会区”导入增量人口,解决香港的住房难题,“施政报告”提出:目前在北部都会区已经规划了35万个住宅单位,未来将额外再增加600公顷的土地用做住宅和产业用途。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加上元朗区和北区现有的39万个住宅单位,总住宅单位将达到90.5万个到92.6万个。一共可以容纳250万人居住。

对于最受瞩目的住房问题,“施政报告”提出,未来10年兴建33万套公营住房(下图),和10万套商品房(私营房屋)。这个计划如果能完成,将极大缓解香港的住房矛盾。

公营房屋供应方面,在未来十年(即2022-23至2031-32年度),我们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可兴建约330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比去年公布的数字略高,足以满足该十年期预计的301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的需求。

私营房屋方面,包括铁路物业发展,我们争取未来十年准备好约170公顷土地,透过卖地或铁路物业招标为市场提供可兴建约100000个单位的用地。

重建大坑西部, 重建后的大坑西部项目可提供超过3300个单位,较现时增加一倍多,当中包括1300个供重置现有租户的单位,以及2000个由市建局发展的「港人首次置业」单位。

科创用地/基建

科学园

科学园的扩展工程正全速进行,以便提供更多空间予科技企业及初创。未雨绸缪,我建议政府应马上研究为科学园扩容。为此,政府会重启马料水填海计划,加上沙田污水处理厂迁入岩洞腾出现址,共提供88公顷新土地。有别于原先建议的住宅用途,我们建议新增土地可主要用作创科发展,强化东部走廊地区以创科为主要经济功能。藉此机会,我们认同应改善白石角和科学园一带的公共交通接驳。政府会邀请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研究以现时位处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学(教大)运动中心用地为基础,兴建新的东铁线科学园╱白石角车站,并按教大早前要求重置运动中心到大学本部附近的地点,方便同学使用。

政府亦会善用车站用地与毗邻土地的发展潜力,提供更多房屋及区内居民需要的泊车位、商铺和公共设施。我已指示发展局、运房局和教育局联同港铁公司及教大,全力推展有关项目。

数码港

本港创科界另一个标志性社群是数码港。长远而言,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下建议升格为新界北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洪水桥╱厦村会扩大范围至流浮山,可考虑在与深圳前海一湾之隔的地方建立规模媲美数码港的地标性创科设施。

河套地区

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地方,将会整合为新田科技城,当中与创科相关的土地估计约有240公顷。新田科技城联同深圳科创园区组成占地约540公顷的深港科创合作区,可集港深两地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势必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大学科研

香港雄厚的科研实力,一直备受国家以至国际肯定。我们至今已设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及22间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近年更获得中央政府开放了国家不少科研项目及资助计划予香港的研发人员。香港作为一个城市,拥有五所全球100强的大学,不少学者专家荣获国际及国内顶尖科研奖项,可见人才济济。

为巩固香港在基础研究的领导地位,我们原则上接纳香港大学(港大)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的建议,为两所大学提供土地作科研用途,分别于薄扶林为港大预留4公顷现属「绿化地带」的土地兴建深科技研发大楼,并支持中大在中大医院附近2.5公顷主要为「政府、机构或社区」的土地设立研究设施和扩充中大医院,并同时改善现有东铁大学站的公共运输交汇处和泊车设施。我们亦会支持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把其用作提供自资专上教育的红磡湾校舍,进行学术和研究发展。

工业部

政府会持续从基建、人才、资金、技术及科研五大方面推动「再工业化」,令我们的产值链更为完备及经济更为多元。位于将军澳工业邨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元朗工业邨的微电子中心将分别于明年中和2023年完工。业界对这两项设施反应理想,反映不少企业认同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制造工序和生产线可在香港落户。有鉴于此,我已邀请科技园公司开始构思兴建第二个先进制造业中心。

巩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兴建三跑道系统扩大客量,是加强香港国际机场竞争力的策略投资,亦是我们由「城市机场」蜕变为「机场城市」愿景中的重要基建设施。约650公顷的填海工程已大致完成,而长达3 800米的新跑道早前亦已完成铺设工程,目标于明年启用第三跑道,而整个三跑道系统项目则预计于2024年完成。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亦推展多项提升机场效率和旅客体验的工程,而多个因应区内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高端物流项目亦正全速进行。

去年我在中央和广东省支持下,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善用港珠澳大桥,加强港珠两个机场合作,并由机管局以市场化规则入股珠海机场。特区政府在积极跟进入股事宜时,亦希望与广东省在珠海共同打造一个高端航空产业羣,例如飞机维修工程、飞机零部件代生产和配送,以及飞机工程专业研究等;香港国际航空学院(航空学院)也可为香港、珠海以至大湾区的航空业培育技术专才。

建设宜居城市

「跃动港岛南」

推展多个小型工程项目改善行人连系及海滨地带,以增添地区活力,当中包括连接港铁黄竹坑站和香港仔郊野公园的「绿色连线」,将于明年展开工程。

政府和海洋公园公司正积极落实海洋公园的未来策略,包括为园区物色发展合作伙伴展开招标程序,以及于明年就深水湾及大树湾码头项目展开技术性研究,并正探讨在码头项目落成前提供临时登岸设施的可行性,善用水体和水上交通将园区与其他地方更好连接起来。

政府正进行公开招标邀请私营机构在已复修的石澳石矿场设计、建造和营运一个供市民大众享用的水上运动中心,当中包括为香港体育学院(体院)提供专属滑浪风帆精英运动的训练设施,预计明年首季批出合约,让水上运动中心约于五年内全面投入运作。另一方面,我们正研究重建及整合黄竹坑现有运动场、体育中心、游乐场及游泳池设施的技术可行性,以「一地多用」模式善用现有土地和为市民提供更好服务。我们并会于明年展开扩建香港仔避风塘的勘查及设计研究,以增加船只停泊区。

优化海滨

政府一直致力优化维港两岸海滨,通过和海滨事务委员会的共同努力,由去年10月到本年底,我们将一共开放15处海滨场地,把维港海滨进一步延长至25公里;试行的「海滨共享空间」管理模式亦深受大众欢迎。我们会继续把开放式管理推展到更多海滨用地,让市民可在共融环境下无拘无束地享受海滨空间。此外,我们会于维港海滨首次引入完全无栏杆的梯级式沿岸设计,让游人可临海而坐,无阻隔地欣赏维港景致。

单车径

继续推展余下约20公里由屯门至荃湾的单车径,以贯通新界东西的单车径网络。市区方面,启德发展区全长13公里的行人及单车共融通道会分阶段于2023年起落成。

智慧城市

政府会多方位推动5G发展,包括推出更多5G频谱于本月底拍卖,在速度、容量和覆盖等方面满足各种5G服务需要。我们会通过「鼓励及早使用5G技术资助计划」,资助更多行业采纳5G创新应用,包括遥距医疗、遥距维修支援、实时工地安全监测等,提升效率和生产力。

为推动自动驾驶车辆,运房局会向下一届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以设立新的规管框架,令业界能更广泛和灵活地进行测试和应用。今年3月推出的「智慧交通基金」资助便利驾驶者出行、提升运输效率,以及改善驾驶安全的项目。

——————————————————

政府会继续投资基建,提升香港竞争力。因应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亦会把基建投资作为刺激经济逆周期的主要措施。本立法年度财务委员会已批核的基本工程拨款高达破纪录的2,200亿元,预计未来数年政府在基本工程开支每年将超过1,000亿元。

编辑 | 杨浩威 高畅 · 审核 | 杨晓东

来源:文汇报

声明:部分文章资料和素材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无意侵权,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理解。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022成都国际砂石、尾矿及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装备展览会-www.sszexpo.com

上海泛国展览有限公司

info@sszexpo.com

18610200068

法律信息 |隐私数据保护 | © 2021
沪ICP备2021023001号-3
技术支持:倍道科技